紡拓會LOGO

用服務

類查詢
即時訊息
字級切換

泰國國家石油公司推動碳排放權交易以支持該國淨零排放

2021/07/28

為實現淨零碳排放,許多已開發國家宣布其達成目標的時間表,例如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國家的目標是在2030-2045年期間實現淨零碳排放。歐盟、英國、美國、南韓、日本與紐西蘭等國家的目標為2050年,而中國大陸則計劃於2060年達到碳中和,至於泰國及許多其他國家仍在考慮中。  

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負責國際貿易業務的衍生品交易部門正準備「碳信用」(carbon credit)交易,此係能源產業的一大趨勢。1997年京都議定書反映出氣候變化行動的第一個承諾,目標是與1990年的排放量相比要減少5%的溫室氣體 (greenhouse gases, GHG)。2015年在巴黎舉行的第21屆締約方會議(21st 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COP21),通過氣候變化協議,其目標是與工業化前的水準相比,將全球暖化限制在遠低於2攝氏度,最好是1.5攝氏度以內。為實現此一長期控溫任務,各國的目標是在2050年前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淨零排放是指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與從大氣中除去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間實現總體平衡。 

為有效管制溫室氣體排放,若干國家頒布法規及實施碳稅等措施。政府要求排放者必須為其排放的每公噸溫室氣體支付特定價格。在一些建立合規市場的國家,則實行排放交易系統(ETS)或限額與交易(Cap and Trade),此為一種政府監管體系,旨在激勵企業減少碳排放。政府設定排放上限,並允許排放量低於上限的公司交易其排放許可,稱為「碳信用」(carbon credit)。溫室氣體排放量高的公司可向排放量較少的其他公司購買排放配額。計量單位為一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 

目前最大及最嚴格的市場為歐盟(EU),其中ETS在27個國家/地區有效,涵蓋 10,000多家公司。歐盟排放權配額(EU Allowance, EUA)的參與者可參加3種形式的交易。第一種是拍賣,係向監管機構競標。第二種是買賣雙方或場外交易(OTC)之間的雙邊協議。第三種是透過交易所交易,主要市場為歐洲能源交易所(EEX)。此外,碳信用可在洲際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 ICE)進行交易,此為一個熟悉的石油交易平台。2020年EUA碳信用交易量高達80.9億公噸CO2e。截至今(2021)年7月12日,1 EUA的交易價格為52.86歐元/公噸CO2e。

 為鼓勵尚未決定淨零排放計畫的其他國家,開發自願碳市場以實現碳減排或碳匯(carbon sink),例如可再生能源計畫,以及農業、林業與其他土地利用(Agriculture, Forestry and Other Land Use; AFOLU)計畫等。該些計畫必須通過國際標準組織的認證,例如Verra(Verified Carbon Standard)、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此外,確證(validation)、監控及核實(verification)過程對於碳信用驗證(certification)至關重要,該驗證可在OTC市場交易。大多數買家係致力於遵循環境、社會及治理(ESG) 之永續原則的組織或公司。微軟、蘋果及谷歌等世界級公司購買碳信用額度,以宣傳其組織的環保意識形象。至於在國際民航組織(ICAO)監管下並致力於國際航空碳抵銷與減排計畫(Carbon Offsetting & Reduction Scheme for International Aviation, CORSIA)的航空公司,亦有興趣從自願市場購買碳信用額度以抵銷其溫室氣體排放。 

今年年初,能源價格評估的主要機構S&P Global Platts啟動CORSIA的碳信用價格評估。今年6月普氏能源資訊(Platts)公布基於Nature-Based Carbon Credits及Carbon Neutral LNG等2種碳信用價格評估,此舉表明未來碳信用交易將更加廣泛,交易量可能會大幅增加。在全球舞台上,目前關注今年11月在蘇格蘭格拉斯哥(Glasgow)舉行之COP 26會議。該會議計劃進一步談判巴黎協定第6條,主要涉及碳市場,達成協議後將加強世界各國對氣候變化的承諾。 

PTT國際貿易業務部高級執行副總裁Disathat Panyarachun 表示支持泰國的國家政策,以及PTT的淨零排放路線圖。PTT密切關注碳信用市場,為透過該公司已註冊的洲際交易所進行碳信用交易做準備。碳信用亦可經由PTT的全球網絡以OTC方式進行交易,尤其是該公司的倫敦辦事處PTT International Trading London Ltd.位於歐洲衍生品交易的中心,可極大地支持碳信用交易,以在不久的未來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

 

【資料來源:新南向政策資訊平台】

回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