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在阿姆斯特丹–Fashion for Good倡議已選拔10名創新者參加其第三批南亞創新計畫 (South Asia Innovation Programme)。
新一批顛覆傳統的潛在新創產品,包括:藉由溫室氣體製成的油墨、茶業廢棄物產生的染料以及菌絲體產生的皮革替代品,另包括具當地原料的生物聚合功能的產品,例如:黃麻纖維、染整創新技術、檢測技術和廢水處理方面的突破。
Fashion for Good總經理Katrin Ley表示:「經過五個月的嚴格篩選和審查,我們自三個新國家/地區選出採用多種尖端技術的創新者,從而進一步擴大我們在東南亞地區的業務足跡」。
「透過與全球夥伴網絡的協同合作,我們很高興能協助這批創新者擴大他們的解決方案,並進一步驅動整個時尚供應鏈的轉型」。
以下為加入南亞創新計畫的第三批創新者:
• Aquaporin(丹麥)-天然水處理專家,其Aquaporin Inside技術將廢水回收率提高至98%。
• Chlorohemp Agrotech(印度)-印度一家大型綜合大麻纖維加工設備開發商,也運用尖端的生物科學來開發有效的研究數據庫。
• Demeta(法國)-綠色化學公司,專門從事高性能材料和化學品的開發。
• Deven Supercriticals(印度)-以二氧化碳為基礎的超臨界加工技術,提供有效的一步染色,以及人造、天然和混紡織物後整理加工技術。
• Graviky Labs(印度)-材料創新的新創公司,將使用週期結束的碳排放量轉化為工業級材料。
• GreenHope(印尼)-社會科技公司,其生物降解技術可處理難以回收的商品。
• MYCL(印尼)--這家生物科技新創公司與全球時尚品牌合作,採用低環境影響皮革菌絲體取代動物皮革。
• Quantum Polychemics(孟加拉)-利用黃麻之生物聚合物來替代紡織包裝塑料不斷成長的需求。
• t-hues(斯里蘭卡)-採用Unilever的廢棄茶渣生產永續的天然染料,具多種顏色且減少碳足跡的功能。
• Wise Eye(香港)-提供智慧解決方案,可用於時裝和紡織供應鏈中自動化檢查流程。
整整9個月的計畫,10位創新者皆可獲得“Fashin for Good”的客製化支持。
他們還將與Fashion for Good全球夥伴網絡,就試點項目和活動實施上緊密合作。
於2020年1月啟動的「南亞創新計畫」,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已在該地區邁出重要一步,並吸引9個地區和全球合作夥伴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