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拓會LOGO

用服務

類查詢
即時訊息
字級切換

奧媒分析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及貿易產生之影響

2020/04/10
根據奧媒「薩爾茲堡新聞報」(Salzburger Nachrichten)本(109)年3月31日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秘書長Roberto Azevedo日前表示,新冠疫情對全球貿易之衝擊,恐較2008年之金融危機更為嚴重,而全球產業鏈因疫情發生多處「斷鏈」現象亦發人深省。為此,奧媒羅列4位德語區經貿專家觀點,為全球貿易體系「災後重建」提供思考方向,摘要如下:
 
奧地利智庫「高等研究所」(IHS)所長Martin Kocher:
 
K所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中國大陸為抑制病毒傳播,於國內實施數週嚴格旅行限制及工廠停工措施,影響所及,全球供應鏈陸續出現中斷現象,進而造成不少產業生產停擺情形。此次中國大陸製造業停擺造成之連鎖反應,曝露當前全球經貿體系之脆弱性。
 
預估2020年全球貿易量恐較2019年萎縮2.5%以上,果真如此,全球將出現連續2年貿易量衰退情形。
 
瑞士聖加侖大學(University of St. Gallen)教授Simon Evenett:
 
E教授表示,此次疫情突顯各國政府面臨是否遵守貿易自由化之承諾,或為保護國民健康而採取部分貨物暫時禁止出口措施,二選一之難題。
 
此次新冠疫情遭各國政府限制出口之貨物以醫療用品為最(如藥品、呼吸器、面罩、防護衣及測試劑等)
 
2020年初迄今已有50餘國因疫情發布防疫物品禁止出口令,其中多數國家係今年3月初歐洲疫情擴大後方採禁令。
 
E教授指出某些國家自疫情發生迄今,仍守住對國際組織自由貿易承諾,維持生產鏈及外貿暢通無阻,甚至連醫療用品全球短缺之際,仍不實施限制出口措施,這些國家如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及新加坡。
 
德國智庫柏林「科學與政治基金會」(簡稱SWP)研究員Bettina Rudloff:
 
隨著近來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及WTO地位逐漸下降,自由貿易至上之教條似已逐漸失去顯學地位。
 
此次疫情加速人們重新思考重建本土產業鏈之必要,以及那些產業鏈需優先將其引回國內重建。
 
除大瘟疫(Pandemic)可能隨時再度爆發並衝擊全球產業鏈外,各種世界性危機亦可能造成供應鏈斷鏈。歐盟應全盤檢討,那些關鍵性產業如基礎設施、醫療等關鍵產業及攸關民生之農業等,需拉回歐洲生產,為下次危機作好準備。
 
奧地利企業家協會(簡稱IV)國際關係主任Michael Löwy:
 
目前歐盟內部新冠疫情蔓延及受衝擊程度不同,各會員國所採防疫措施自行其是,在保護自己國家國民為優先考量之政治考量下,片面停止會員國之間人員自由流通及幹擾自由貿易之臨時措施比比皆是。
 
雖然依據WTO規則,其會員國可視特殊國情或突發狀況,申請對違反現行貿易規則進行例外處理。惟歐盟不同於WTO,根據歐盟憲章,該組織內部係單一市場,人員、貨物及服務均應自由流通,歐盟當局對破壞此規則之會員國應予以懲罰,並利用此疫情契機,建立一個協調良好、運作順暢之危機因應共同機制。
 
 
【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回列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