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拓會LOGO

用服務

類查詢
即時訊息
字級切換

2018展望: 成衣採購的下一步(中)

2018/03/13
國際成衣聯盟(IAF)秘書長Matthijs Crietee:
 
從中國大陸進口成衣下降的趨勢在2018年會持續,相對的自動化會興起,還有中國大陸在海外的生產投資也會增加。幾個東南亞、南亞及非洲國家的出口也會繼續增加,部分歸功於中國的投資。
 
對速度的要求帶動許多地域性採購趨勢。從歐洲角度來看,土耳其、北非及東歐國家已準備好成長或回春;在歐盟內,葡萄牙勢不可擋,加上倫敦有超過150家的製造商,義大利的服裝產業規模達1,140億美元;2018年本土採購會重現生機。
 
將供應鏈的產品與國家組合調配得恰到好處,是2018最佳的採購之道。這意味著要考量產品的需求條件、供應國的地理位置、企業管控每項產品製造周期的能力。速度是新的流行術語,但是如果沒有生產現場的合理化支持,就是空話。
 
美國成衣及鞋類協會(AAFA)總裁Rick Helfenbein:
 
許多有信譽的製造商與品牌已經建立內部的「戰情室」,以便深入了解貿易與關稅發生突變的狀況。雖然成衣鞋類產品主要仍來自中國大陸與越南,許多企業因為擔心會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內,因此都在尋求分散採購來源,這也成為2018年的焦點,這個模式也會一直持續,直到美國政府找出一條一致的國際貿易關係路徑。
 
Delaware大學時尚與成衣系助理教授Dr. Sheng Lu:
 
美國時尚產業協會進行的「2017年美國時尚產業標竿調查」提供了一些有趣的企業見解:
 
1. 大多數受調企業繼續保持分散的採購地區,57.6%目前在超過10個
 
國家/地區採購,較前一年的51.8%增加。一般而言,大型企業的採購較小型企業分散。有54%的企業預期採購來源在未來兩年內會更分散,較2016年的44%升高,其中有六成的企業目前的採購來源已超過10個國家地區。市場及法令的不確定性使得企業利用分散來源來降低可能的市場風險以及保護主義造成的供應鏈中斷。
 
2. 雖然美國服裝企業積極尋求取代「中國大陸製」的地方,中國大陸的供應地位仍無法動搖。許多受調者將中國大陸的競爭力歸因於其巨大的產能以及整體的供應鏈效率。值得注意的是,最普遍的採購模式正從「中國大陸+許多其他國家」轉變為「中國大陸+越南+許多其他國家」,其中中國大陸在值或量的比重為30-50%,越南為11-30%,其他國家地區則小於10%。2018年這個模式仍會持續。
 
3. 社會責任與永續性對採購決策持續變得更重要。有近90%的受調者在選擇採購地點時,現在比以往更重視永續性;約有90%的受調者也說他們會記錄下供應鏈資料,包括廠商名稱、地點及功能;值得注意的是,超過一半的受調者不僅只保有第一層供應商(直接下單的對象)的資料,還包括第二層(供應商的供應商)。不過, 調查結果同時顯示採購源愈分散,愈難密切監督供應鏈。讓成衣供應鏈更負起社會責任,更永續與更透明將仍是2018年的熱門話題。
 
美國時尚產業協會(USFIA)總裁Julia K Hughes:
 
採購大勢維持穩定,中國大陸仍是世界主要供應國,雖然短期內不會改變,「中國大陸加上其他多國」是許多大小品牌與零售商的採購策略。2018年預期企業會持續著重於管理風險,分散採購仍是保持採購靈活之道。
 
在一切都如此不確定的時候很難發展出採購策略,企業需要準備好備用策略以防天災或人禍突然讓供應鏈中斷。我們一直告訴會員要涉入華盛頓政策制定的過程,參與遊說。政府官員需要聽到品牌及零售商說出他們在美國創造出高品質的工作機會,打造新科技,提供消費者想要的產品。2017年產業的動員成功因而打消邊境稅的提議就是一個明證。
 
Coats 集團(英國縫線與拉鍊製造與銷售公司)執行長Rajiv Sharma:
 
關鍵的採購趨勢是「亞洲買,亞洲穿」。隨著亞洲的消費者愈買愈多,亞洲的零售業擴展,以往出口到西方市場的產品現在停留在亞洲,這種亞洲生產,亞洲消費的模式正在轉變這個地區內的採購情況。
 
另一個久已存在、於今猶烈的趨勢是鄰近採購,在美國及歐洲皆然。這代表諸如中美洲及墨西哥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正在成長;同樣地,供應歐洲市場的土耳其、中東及非洲也在成長。非洲的成長不僅是由於鄰近採購,因為亞洲生產的產品留在亞洲,供應商會尋找替代地區來填補空隙。
 
還有一個日益重要的因素是訂單的複雜性。訂單的總量沒有增加,但是因為款式增加,訂單性質就變得複雜。
 

 

回列表

TOP